English

“1+1助学”能否长驻高校

1998-09-23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

本报《灾区大学新生:一加一资助对象》和首都新闻媒体报道了湖北监利灾区学生姚维兵一家的困难处境后,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。姚维兵和他的妹妹、弟弟都受到了好心人“1+1”的援助,妹妹再不会为哥哥辍学去南方打工了,三个孩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了。

今年,还有多少灾区的孩子像姚维兵这样幸运?有多少孩子能感受到1+1助学的爱心、真情?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已有500多名灾区大学生得到了“1+1”的助学。

“1+1助学”是希望工程的主要捐助形式,只需捐助100元钱就可解决一个小学生一学期的书本费和文具费,帮助一个失学儿童重新回到课堂。而一个大学生一学年的费用在2000元左右,仅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是上百元。今年,三年两灾的湖北灾区大学生也幸运地成为“1+1”资助对象,这种捐助形式能否长驻高校?各高校对此态度如何?

中国农业大学有80%的学生来自农村,困难学生占的比例较大,学校每年都要投入一部分资金解决他们的困难,仅去年减免特困学生学杂费一项就投入了十万余元。该校学生处的同志表示,学校希望社会各界共同来关心贫困学生,欢迎各种形式的捐助,对于“1+1”的助学形式十分支持。他们认为,这样捐款人能直接了解到捐助学生的情况,随时掌握捐助款项的用途,令捐款人感到信任和满意。往年,仅该校的“羲之基金会”就以“1+1”的方式援助20个学生,今年,该校又有四个灾区新生得到了社会的“1+1”援助。

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,特困生的比例达30%。海内外人士向他们伸出了援助的手。早在几年前,“1+1”的助学形式就走入了这所“民族干部的摇篮”,维吾尔哈萨克语系的一名男同学得到了一位香港同胞的援助,每个月有250港元的生活费;一位家中有8兄妹的新疆叶城女生得到了一位安徽好心人的援助,每月250元的援助令这位女生倍加珍惜。藏族姑娘吉娜经过几年的艰苦自学才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藏语系,但家中的贫困几乎让她痛苦地动了辍学的念头,幸亏中央电视台席春芬一家“1+1”地援助她,每个月为她提供200元生活费,她才能安心地坐在教室里继续学习。满怀感激的吉娜每次回家总不忘捎回青稞酒、糌粑等家乡特产去看望席阿姨,也汇报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。

但也有一些高校对“1+1”的助学形式提出了质疑。有高校认为,大学生学习费用高,仅四年的学费就是1万多元,增加了捐助人的负担,这种捐助形式不可能推广。清华大学学生处的同志介绍,每年清华大学都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,有人在捐助时也提出了“1+1”的要求,特别是一些贫困学生的情况为媒体报道后,得到了较多的同情和捐助,而部分更贫困的学生却无机会得到。为此,学校为了统一规划,平衡调度,激励贫困学生,不提倡“1+1”助学,而建议捐助人把款捐到该校的“清泉”基金。“清泉”基金既有助学金补助困难学生,保证他们的生活,又有三个等级的奖学金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、赢得资助。去年,学校投入了200多万元助学金补助了1000多贫困学生,“清泉”基金动用20多万元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。

有关教育专家认为,“1+1”助学能否走入高校一方面取决于公民的经济状况和精神境界;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奋发图强,赢得捐助人的同情和信任。这样,一些高校还提出为贫困学生提供“1+1”的勤工俭学机会更为可行。清华大学专门成立“勤工助学中心”,在社会和贫困学生之间架起一座“金桥”,还在学校的图书馆、校医院、实验室等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机会。中央民族大学每年能为贫困学生提供100多个机会,仅校内治安巡逻队就能为60个贫困学生增加一份收入;该校还尝试着和北京电视台合作为贫困学生介绍提供“1+1”勤工助学机会。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门印发了“为了贫困学生,请您提供勤工俭学岗位”,向社会发出请求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